第(2/3)页 在古代,科举一直是升官发财的唯一渠道,无数的学子从小就沉浸在四书五经里,考量着考官们的喜好,做出一篇篇华美精灿的文章。 可贫民和官家子弟在科举上遇到的难题难度是完全不同的。 贫民大多没什么文化,最多也就是在老秀才的指导下学习一些基础的东西,很多事情老秀才根本给不出经验和方法——如果能给出考得更好的方法,那他为何还只是个老秀才? 而官家聘请的老师至少也是举人,如果有关系,甚至还能请来某届状元郎的大儒老师。 师资力量不同,待遇不同,对于贫家子来说拼了命才能考上的举人,对于李庆儒这种官家子弟来说,也不过是“稍有难度”而已。 路元彬查看李庆儒文章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基础上的差距。 路元彬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,不过他因为小时候父母意外离世,所以是吃百家饭,主要在老秀才供养下长大的。 在得了秀才,拿到一笔奖励后,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人把奖励的一部分带回到村里,让村人和老秀才都能感觉到他的谢意。 把这些事情在脑海中转了转,路元彬又特别提醒了李庆儒,告诉他虽然文笔的灿烂很重要,但下笔一定要言之有物,否则就是没用的文字,应当全部删除掉。 李庆儒还是比较相信他的,所以他重重地点了点头,然后把路元彬送出了府宅,在临走前还对他千恩万谢,表示状元郎以后若是有事要他帮忙,他一定会出面的。 路元彬也随意地摆了摆手,并没什么多余的想法,直接出去继续工作。 幸好他巡街的工作并不要一直待在街上,只要能够注意到街上发生的事情并加以解决就好。 路元彬站在街道中央思忖了一会儿,就听到头顶传来一道清凌凌的声音:“陆公子,上来喝杯茶?” 他抬起头来,映入眼帘的赫然是司净带笑的面庞。 三王爷怎么突然找他喝茶? 路元彬心头动了动,可表面上他并未显现出什么不对劲,只是笑着拱了拱手:“王爷下令,小臣怎敢不从。” 对此,司净无所谓地耸了耸肩,从口中随意吐出的话语却轻而易举地戳进了路元彬的内心:“本王怎么知道你会不会从?本王看你也不是什么乖巧的人物。” 路元彬的眼皮跳了跳,然后直接跪倒在地:“臣知错。” 实际上他完全可以继续辩驳下去,说他真的没有什么心思,司净也找不出他不恭敬的理由。 但路元彬不想在大街上和司净你来我往的,就直接应承下了错误,反正在皇上面前也是如此。 被这么一堵,反倒是司净不知道说什么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