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0章 砧板战术-《我是东京电视台台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样的部队一旦接敌,就芭比Q了。

    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,北宋最大的硬件问题不是缺少重骑兵,而是“轻步兵重”、“重步兵少”的奇葩军制。

    有锤,但砧不够硬。

    打锤砧的时候,重装的轻步兵,一通狂射,看起来很勐,等到敌人突击近身,就扛不住了……

    主动进攻时候,步兵打不出协同。

    薄薄一层“重步兵”被突破之后。

    大批量手持弓弩的“重装轻步兵”,被迫近战,十有八九就要凉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唯一的特例,是岳飞。

    “步兵为砧,骑兵为锤”的砧板战术体系。

    在这位军事天才的手里,被活用成骑兵先手黏住对方,不给对方发动冲击的机会。

    重步兵左右包抄对敌军进行挤压。

    最后作为胜负手扮演大锤角色的是:岳飞本部背巍军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相比于落荒而逃的爱德华多·蒙德拉纳总统。

    马利斯·罗塞罗司令和马普托第一师师长萨莫拉,对于这场大决战信心满满。

    葡萄牙殖民时期,葡萄牙军队马普托春构筑了许多工事。

    市内一些主要大楼的坚固程度甚至超过一般性的碉堡,有的还有地下室或地下通道,易于防守而不利于进攻。

    1917年开始,葡萄牙当局又动用十几万莫桑比克人力,耗费巨资修筑了许多钢筋水泥碉堡和地下暗堡群。

    其中,原莫桑比克银行大楼周围修建的永久性工事就达150处之多,整个城区俨然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马普托战役胜利后,用兵谨慎的马利斯·罗塞罗司令,面对各省日益活跃的赤备足轻的民兵营,大量溃败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村镇部队,撤退至马普托。

    马普托城内共驻守敌正规军与杂牌军近7万人,其中马普托第一师还是莫桑比克解放阵线的王牌部队。
    第(2/3)页